万通商务网

4月山西省食品抽检6批次不合格

来源:三晋都市报 | 发表时间:2016/5/10
    5月9日,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今年4月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汇总情况分析报告。该报告显示,2016年4月,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15类食品开展监督抽检,共抽检食品样品339批次,分别按照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等进行检验,共发现不合格样品6批次,不合格率为1.77%。检出问题的食品类别为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熟肉制品、豆芽、鲜蛋四类。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1批次酱猪肉中检出食品添加剂苯甲酸超标;1批次白芝麻中检出霉菌微生物超标;1批次豆芽中检出农药残留6—苄基腺嘌呤;3批次蛋中检出兽药残留氟苯尼考。
 
    该局工作人员介绍,苯甲酸为食品添加剂,起防腐作用,可用在调味品类、面酱类、果酱类、酱菜类食品中。酱猪肉中苯甲酸超标,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增加产品保质期超范围使用或加工过程中原辅料带入累积所致。
 
    霉菌,即“发霉的真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霉菌和酵母在自然界很常见,霉菌可使食品腐败变质,破坏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白芝麻中霉菌超标,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加工用原料受霉菌污染或者生产过程工艺控制不严,产品储存条件不当造成,也可能是流通环节储运条件控制不当导致。
 
    6—苄基腺嘌呤是一种添加于植物生长培养基的细胞分裂素,具有抑制植物叶内叶绿素、核酸、蛋白质分解的作用,广泛用在农业、果树和园艺作物从发芽到收获的各个阶段。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赤霉素等物质作为低毒农药,国家对其实行登记管理并限定了使用范围,明令禁止生产者不得在豆芽生产过程中使用6-苄基腺嘌呤、赤霉素等物质;豆芽经营者不得经营含有6-苄基腺嘌呤、赤霉素等物质的豆芽。“豆芽中检出6—苄基腺嘌呤超标问题,可能是培育过程中违规使用禁限农药的因素。”
 
    氟苯尼考是一种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动物专用抗菌药,按质量标准、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猪、鸡、鱼的细菌性疾病,尤其对呼吸系统感染和肠道感染疗效明显,但产蛋家禽禁止使用氟苯尼考。经分析,鸡蛋中检出氟苯尼考可能是企业违规使用了兽药氟苯尼考或饲料带入,导致残留积累在鸡蛋中。
 
    针对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通报食用农产品监管部门,并责成企业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置:一是督促企业查找原因、排查隐患并及时整改,防控食品安全风险。二是第一时间发布监督抽检结果,同时进行风险解读和消费提示方便消费者选择和监督。
 
    另外,记者从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近日,该局对蛋制品、糕点、粮食加工品、酒类、肉制品、蔬菜制品、速冻食品、方便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9大类58批次食品进行了抽检。其中,不合格1批次,不合格产品为榆次雄杰粮油店销售的山西居来香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居来香小磨香油中酸值超标,超标1.05倍。
 
    酸值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败的程度。造成酸值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原料采购上把关不严,如食用植物油、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的原料水分过高,会加速油脂的酸败;二是生产工艺不达标,如植物油精炼不到位或未精炼;三是产品储藏条件不当,特别是在夏季,受气候环境影响因素更大,易导致食品中脂肪的氧化酸败。油脂酸败产生的醛酮类化合物长期摄入会对健康有一定影响,但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明显辨别出其有哈喇等异味,需避免食用。消费者如果在市场上发现被通报的不合格食品,可拔打12331投诉举报。
投稿报价或其它产品资讯信息,请联系客服QQ:770276607
标签:抽检 食品
产品:食品代加工 宠物食品及用品批发 宠物食品及用品零售 食品硅油 宠物食品饲料 食品级白油 复配食品防腐剂 食品精油 食品调味料 油炸食品
相关资讯
我要采购
采购产品
联系电话
采购数量
详细说明
采购发布后需要审核后才会上线
登录
手机版 下载app 热门词 百科词库
万通商务网 版权所有©2016 h66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