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商务网

食药总局曝光189批次不合格食品 四川产凤爪牛肉干等上榜

来源:四川新闻网 | 发表时间:2014/9/11

今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国家食药监总局获悉,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其官网上公布了2014年第一阶段20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的监督抽检信息,曝光189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包括7家四川企业生产的肉制品类和调味品类不合格。

  据了解,本次监督抽检涉及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蛋及蛋制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水产及水产制品、饮料、调味品、乳制品、特殊膳食等20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抽检食品生产企业数量4996家,抽检样品共计8429批次。

  抽检结果显示,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饮料、薯类及膨化食品、糖果及可可制品、冷冻饮品和罐头食品共抽检1567批次,未发现不合格样品;1379批次粮食及其制品,合格样品1374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9.6%;774批次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合格样品759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8.1%;1255批次肉及肉制品,合格样品1200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5.6%;185批次蛋及蛋制品,合格样品183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8.9%;444批次乳制品,合格样品440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9.1%。

  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微生物超标问题较为突出。酱卤肉制品、熟肉干制品、酿造/配制酱油、酿造/配制食醋、蜂蜜、熟制动物性水产品(可直接食用)、热加工糕点等多批次样品检出微生物项目超过标准规定值。微生物超标问题显示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存在操作不当、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清洗消毒措施不到位等问题,特别是在夏季气温较高条件下问题更易发生。二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时有发生。抽检发现个别肉制品、调味品、蜂产品中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甜味剂、防腐剂等问题,显示出有的企业生产加工过程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行为。

四川4批次肉及肉制品不合格

  其中,在肉及肉制品中,四川有4家企业生产的产品被检测出不合格,包括成都市全顺调味品厂2014年4月15日生产的全顺泡凤爪、四川省宜宾市兰香斋食品厂2014年5月27日生产的烟条牛肉、西昌市元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13年12月17日生产的手撕牦牛肉和成都市川香源食品有限公司2014年3月3日生产的辣子(酱卤肉),结果都显示为菌落总数超标。

  此外,在调味品类中,被检测产品不合格的四川企业有3家,包括四川省德阳市光华酿造厂2013年8月26日生产的红酱油、宜宾好运来调味品有限公司2014年5月2日生产的香菇酱油和四川省南充古智调味食品厂2014年4月10日生产的鲜味生抽王。前两者检查结果为氨基酸态氮不合格,后者为菌落总数超标。

四川3批次调味品不合格

  据了解,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并非致病菌,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本次检出菌落总数超标的产品均未检出致病菌,结合居民膳食结构、抽检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健康风险较低。有关人士分析,菌落总数超标可能由于原料、包材或生产加工过程受微生物污染,生产加工过程中手工操作较多,人员、设备和环境的清洗消毒不到位,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或在储运过程中未能持续保持储运条件等原因造成。

  针对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问题,检验机构根据总局要求已第一时间报告不合格产品生产经营所在地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总局已责令相关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及时依法查处,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四川省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到或在市场上发现被通报的不合格产品时,或者消费时发现不安全的食品药品,可以及时拨打12331投诉举报热线进行投诉或举报。

投稿报价或其它产品资讯信息,请联系客服QQ:770276607
标签:
产品:
相关资讯
我要采购
采购产品
联系电话
采购数量
详细说明
采购发布后需要审核后才会上线
登录
手机版 下载app 热门词 百科词库
万通商务网 版权所有©2016 h66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