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商务网
首页-百科词库

叶面肥

叶面肥是一种根外追肥,通过直接喷施于作物叶片表面,由叶片吸收,将养分输送到作物体内各部分。
它主要是起到弥补根系供肥不足、平衡作物营养或是在作物某一生育时期缓解临时性的供不应求的作用。叶子直接吸收和利用有效养分,对养分的利用率较高,同时可避免由于土壤对某些养分的固定而降低其有效性。特别是磷、铜、锰、锌、铁等容易被土壤固定的元素,通过制成叶面肥喷施,具有营养效果好的特点。叶面对养分的吸收运转比根部快,有利于及时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
叶面肥

种类

叶面肥的种类繁多,根据其作用和功能等可把叶面肥概括为营养型、调节型、生物型和复合型四大类。

1、营养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氮、磷、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功能是为作物提供各种营养元素,改善作物的营养状况,尤其是适宜于作物生长后期各种营养的补充。

2、调节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含有调节植物生长的物质,如生长素、激素类等成分,主要功能是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等。适于作物生长前、中期使用。

3、生物型叶面肥。此类肥料中含微生物体及代谢物,如氨基酸、核苷酸、核酸类物质。主要功能是刺激作物生长,促进作物代谢,减轻和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等。

4、复合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种类繁多,复合混合形式多样。其功能有多种,既可提供营养,又可刺激生长调控发育。

喷施浓度

叶面施肥浓度直接关系到喷施的效果,如果溶液浓度过高,则喷洒后易灼伤作物叶片;溶液浓度过低,既增加了工作量,又达不到补充作物营养的要求。所以在应用中要因肥、因作物不同,因地制宜对症配制。

1、磷酸二氢钾:常用浓度0.3%。方法:用300克磷酸二氢钾加水100公斤,充分溶解后喷雾。

2.、尿素:常用浓度1%~2%。使用时千万注意,如果尿素中缩二尿的含量如超过1.0%就对作物有毒害作用,所以这种尿素就不能进行叶面喷雾。

3、草木灰:常用浓度5%~7%。必须用于草木灰加水配制,加水静置15小时过滤后喷施。

4、过磷酸:浓度2%,把过磷酸钙加水后充分搅拌,再静置24小时过滤后,取清液喷施。

5、硼砂(或硼酸):常用浓度0.2%~0.3%。方法:先用少量45℃热水溶化硼砂,再对水稀释。

6、硫酸:常用浓度0.02%~0.05%。用时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液,能免除毒害。

7、硫酸锰:常用浓度为0.05%~0.1%。

8、硫酸:常用浓度为 0.1%~0.2%,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液后喷施。

9、米醋:用200~250毫升对水45~50公斤喷施。

10、钼酸铵:按常用浓度为0.05~0.1%,喷施豆科作物。

影响因素

叶面肥的使用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要提高叶面肥的使用效果,就要了解叶面肥的影响因素。

叶片

叶片腊质与角质层厚度、叶片活性等,都可以影响叶面肥的吸收。角质层薄、叶片活性强的新叶,叶面肥的吸收效果好。尿素对表皮细胞角质层有软化作用,可以加速其它营养物质的渗入,所以尿素成为叶面肥重要的组成成分。中性肥皂、有机硅助剂等,可以软化角质层、提高肥料溶液的展着性,增加与叶片的接触面积,提高吸收效率。叶龄一般与叶片活性相关,新叶较老叶易吸收养分。

植物本身的营养状况

养分缺乏的植株吸收养分的能力强。植株生长正常,养分供应充足,喷施叶面肥后吸收得就少;反之则多。

环境条件

光照、湿度、温度等对叶面肥的吸收影响很大。光照较弱,空气湿度较大,有利于叶面肥的吸收。叶面肥浓度过高、水分蒸发过快,有时会灼伤叶片,造成肥害。一般阴天或下午4:00~5:00,温度20~25摄氏度,叶面肥喷施效果较好。

喷施溶液性质

溶液浓度、pH值、溶液表面张力、营养元素移动性等也影响叶面肥的吸收。不同叶面肥适宜的浓度不同,要根据要求调节喷施溶液浓度。供给阳离子时,溶液调至微碱性;供给阴离子时,溶液调至微酸性,有利于营养元素的吸收。专家认为,在喷施液中加入2%的中性洗衣粉,可减小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大溶液与叶片的接触面积,营养吸收快。叶片的吸收与养分在叶内的移动性呈正相关,叶片内营养移动速度快的营养元素,吸收速度也更快。

各类元素在植物叶片内的移动速度

叶片内营养元素的移动速度一般为:氮>钾>磷>硫>锌>铁>铜>锰>钼>硼>钙。在喷施不易移动的元素时,必须增加喷施次数并注意喷施部位,如移动速度较慢的铁、硼、钼等喷在新叶上效果更好。另外,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等也影响了叶面肥的吸收。一般叶片湿润时间在30分钟至1小时内,吸收的速度最快。

优点

优点一、叶面肥肥效高

在一般情況,施用氮、磷、鉀化肥后,常常受土壤酸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而被固定、淋失,降低了肥效。叶面施肥就能避免這种现象,提高肥效。叶面肥料直接喷施在叶面上,不接觸土壤,避免由於土壤吸附、淋洗等帶來的不利因素,因此利用率较高,可以減少肥料总用量。

而且叶面施肥具有较高的利用率,还有刺激根部吸收的作用。在保持同等产量的條件下,通过多次叶面喷施可节约土施氮磷鉀肥料的25%。

优点二、叶面肥省時省工

如把叶面肥料与农药混合行行一次喷施,不不仅可节省操作费用,还能提高某些农药的功效。经试验证明,叶面肥料中的无机和有机氮化合物對农药的吸收和转移有促进作用;表面活化剂能改善肥药在叶面的扩散性和延长易溶养分的吸收時间,叶面肥料的酸碱值能產生缓冲作用,提高某些农药的吸收率。

优点三、叶面肥作用快

叶面肥料比根系肥料作用快,叶面施肥可以及時迅速的改善植物营养狀況。一般來说,叶面施肥要比根部吸收快,如叶面喷施1-2%浓度的尿素水溶液,经测定在24小時后便可以吸收1/3;喷施2%浓度的过磷酸鈣浸提液,经过]5分钟后便可以车送到植株各個部位。由此看出,叶面施肥可以在短時间內补充植物需要的养分,保证植物正常生长。

优点四、叶面肥污染低菜。

优点五、叶面肥针对性強

作物缺什么就补什么?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缺乏某一种元素,它的缺乏症会很快从叶面上反应出來。例如,作物缺氮素時,往往出現苗黄;缺磷素時,苗发紅;缺钾素時,植株发育迟緩,叶色暗绿,最后出現橘紅色褪绿斑点。可以根据作物叶片缺乏特征,及時喷施补充缺少的元素改善症狀。

优点六、叶面肥可以补充根部对养分吸收的不足

植物苗期,根系不发达,吸收能力弱,容易出現苗黄、苗弱现象。植物生长后期由于根功能衰退,吸收养分能力差。所以叶面施肥可以增加产量的作用。尤其是对果树、蔬菜类作物,叶面施肥效果较为明显。

但叶面肥料的浓度和一次用量均有限制,不能大量喷施,特別是大量养分元素和次量养分元素,因此能用於用量较少的微量元素。

注意问题

1、蔬菜喷施叶面肥要因菜而异

①叶菜类蔬菜。如白菜菠菜、荠菜等需要氮素较多,喷肥应以尿素、硫酸铵为主,喷施浓度尿素应为 1~2% ,硫酸铵为 1.5% ,每季喷施 2~4 次,以生长前期喷施为宜。

②瓜果类蔬菜。如辣椒茄子、番茄、豆角及各种瓜类,对氮磷钾的需要较为均衡,应选用氮磷钾混合溶液或复合肥。喷用 1~2% 的尿素与 0.3~0.4% 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或 2% 的复合肥溶液。

一般在生长前期和后期各喷施 1~2 次。后期喷施,可防止早衰,增强后劲,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

③根茎类蔬菜。如大蒜洋葱萝卜、马铃薯等需磷钾较多,叶面肥可选用 0.3%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0%的草木灰浸出液。每季一般喷施 3~4 次,效果较好。

2、需要使用叶面肥的时期:

①遭遇病虫害时,使用叶面肥有利于提高植株抗病性;

②土壤偏酸、偏碱或盐度过高,不利于植株吸收营养的时候;

③盛果期;

④植株遭遇气害、热害或冻害以后,选择合适的时间使用叶面肥有利于缓解症状。

3、最好不要使用叶面肥的时期:

①花期;花朵娇嫩,易受肥害;

②幼苗期;

③一天之中高温强光期。

4、品种选择要有针对性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叶面肥品种较多,主要有氮、磷、钾营养元素型,微量元素型,氨基酸型,腐质酸型,生长调节剂型等类型。

一般认为:在基肥施用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选用氮、磷、钾为主的叶面肥;在基肥施用充足时,可以选用以微量元素为主的叶面肥。

5、叶面肥的溶解性要好,要随配随用

由于叶面肥是直接配成溶液进行喷施的,所以叶面肥必须溶于水,否则,叶面肥中的不溶物喷施到农作物表面后,不但能被吸收,有时甚至还会对叶片造成损伤。

肥料的理化性质决定了有些营养元素容易变质,所以有些叶面肥要随配随用,不能久存。

6、叶面肥的酸度要适宜

营养元素在不同的酸碱度下有不同的存在状态。要发挥肥料的最大效益,必须有一个合适的酸度范围,一般要求pH值在5-8,pH值过高或过低,除营养元素的吸收受到影响外,还会对植株产生危害。

7、叶面肥的浓度要适当

由于叶面肥是直接喷施于农作物地上部的叶面,植株对肥料的缓冲作用非常小。

因此,一定要掌握好叶面肥的喷施浓度。浓度过低,农作物接触的营养元素量小,使用效果不明显;浓度过高往往会灼伤叶片造成肥害。

同一种叶面肥在不同的农作物上喷施浓度也不尽相同,应根据农作物种类而定。

8、叶面肥喷施时间要合适

叶面施肥效果的好坏与温度、湿度、风力等均有直接关系,进行叶面喷施最好选择无风阴天或湿度较大、蒸发量小的上午9时以前,最适宜的是在下午4时以后进行,如遇喷后3~4小时下雨,则需进行补喷。

9、选择适当的喷施部位

植株的上、中、下部的叶片、茎秆由于新陈代谢活力不同,对外界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强弱差异较大,要选择适当的喷施部位。

10、在农作物生长关键时期喷施

农作物不同的生育阶段对肥料的吸收和利用不同,为了发挥叶面肥的最大效益,应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选择最关键时期喷肥,以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小麦水稻等禾本科农作物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叶面施肥可以补充营养,增加粒数和粒重;西瓜坐果期喷施可以减少落花、落果,提高西瓜坐果率。

11、增添助剂

在叶面喷施肥液时,适当添加助剂,提高肥液在植物叶片上的粘附力,促进肥料的吸收。

12、与土壤施肥相结合

因为根部比叶部有更大更完善的吸收系统,对量大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据测定要10次以上叶面施肥才能达到根部吸收养分的总量。因此叶面施肥不能完全替代作物的根部施肥,必须与根部施肥相结合。

叶面肥施用量少,效果迅速明显,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是一种既经济、效果又好的施肥措施,特别是一些微量元素叶面施用更有独到之处。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叶面施肥工作比较麻烦,花费劳动力也比较多,同时易受气候条件影响,也因作物种类和生育期不同,叶面施肥效果差异较大。

因此,必须在根部施肥的基础上,正确应用叶面施肥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叶面肥的增产、增收作用。

手机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200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