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商务网
首页-百科词库

数据恢复

当存储介质出现损伤或由于人员误操作、操作系统本身故障所造成的数据看不见或无法读取、丢失。工程师通过特殊的手段读取却在正常状态下不可见、不可读、无法读的数据。
数据恢复(Data recovery)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将保存在台式机硬盘、笔记本硬盘、服务器硬盘、存储磁带库、移动硬盘、U盘、数码存储卡、Mp3等等设备上丢失的电子数据进行抢救和恢复的技术。
数据恢复

基础知识

说到数据恢复,我们就不能不提到硬盘的数据结构、文件的存储原理,甚至操作系统的启动流程,这些是你在恢硬盘数据时不得不利用的基本知识。即使你不需要恢复数据,理解了这些知识(即使只是稍微多知道一些),对于你平时的电脑操作和应用也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就从硬盘的数据结构谈起吧……

1、硬盘数据结构

刚出厂一块硬盘,我们是没有办法使用的,你需要将它分区、格式化,然后再安装上操作系统才可以使用。就拿我们一直沿用到现在的Win9x/Me系列来说,我们一般要将硬盘分成主引导扇区、操作系统引导扇区、FAT、DIR和Data等五部分(其中只有主引导扇区是唯一的,其它的随你的分区数的增加而增加)。

主引导扇区:主引导扇区位于整个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包括硬盘主引导记录MBR(MainBootRecord)和分区表DPT(DiskPartitionTable)。其中主引导记录的作用就是检查分区表是否正确以及确定哪个分区为引导分区,并在程序结束时把该分区的启动程序(也就是操作系统引导扇区)调入内存加以执行。至于分区表,很多人都知道,以80H或00H为开始标志,以55AAH为结束标志,共64字节,位于本扇区的最末端。值得一提的是,MBR是由分区程序(例如DOS的Fdisk.exe)产生的,不同的操作系统可能这个扇区是不尽相同。如果你有这个意向也可以自己去编写一个,只要它能完成前述的任务即可,这也是为什么能实现多系统启动的原因(说句题外话:正因为这个主引导记录容易编写,所以才出现了很多的引导区病毒)。

操作系统引导扇区:OBR(OSBootRecord)即操作系统引导扇区,通常位于硬盘的0磁道1柱面1扇区(这是对于DOS来说的,对于那些以多重引导方式启动的系统则位于相应的主分区/扩展分区的第一个扇区),是操作系统可直接访问的第一个扇区,它也包括一个引导程序和一个被称为BPB(BIOSParameterBlock)的本分区参数记录表。其实每个逻辑分区都有一个OBR,其参数视分区的大小、操作系统的类别而有所不同。引导程序的主要任务是判断本分区根目录前两个文件是否为操作系统的引导文件(例如MSDOS或者起源于MSDOS的Win9x/Me的IO.SYS和MSDOS.SYS)。如是,就把第一个文件读入内存,并把控制权交予该文件。BPB参数块记录着本分区的起始扇区、结束扇区、文件存储格式、硬盘介质描述符、根目录大小、FAT个数、分配单元(Al本地Unit,以前也称之为簇)的大小等重要参数。OBR由高级格式化程序产生(例如DOS的Format.com)。

文件分配表:

FAT(FileAl本地Table)即文件分配表,是DOS/Win9x系统的文件寻址系统,为了数据安全起见,FAT一般做两个,第二FAT为第一FAT的备份,FAT区紧接在OBR之后,其大小由本分区的大小及文件分配单元的大小决定。

FAT的格式历来有很多选择,Microsoft的DOS及Windows采用我们所熟悉的FAT12、FAT16和FAT32格式,但除此以外并非没有其它格式的FAT,像WindowsNT、OS/2、UNIX/Linux、Novell等都有自己的文件管理方式。

目录区:

DIR是Directory即根目录区的简写,DIR紧接在第二FAT表之后,只有FAT还不能定位文件在磁盘中的位置,FAT还必须和DIR配合才能准确定位文件的位置。DIR记录着每个文件(目录)的起始单元(这是最重要的)、文件的属性等。定位文件位置时,操作系统根据DIR中的起始单元,结合FAT表就可以知道文件在磁盘的具体位置及大小了。在DIR区之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存储区,即DATA区。

数据区:

DATA虽然占据了硬盘的绝大部分空间,但没有了前面的各部分,它对于我们来说,也只能是一些枯燥的二进制代码,没有任何意义。在这里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格式化程序(指高级格式化,例如DOS下的Format程序),并没有把DATA区的数据清除,只是重写了FAT表而已,至于分区硬盘,也只是修改了MBR和OBR,绝大部分的DATA区的数据并没有被改变,这也是许多硬盘数据能够得以修复的原因。但即便如此,如MBR/OBR/FAT/DIR之一被破坏的话,也足够咱们那些所谓的DIY老鸟们忙乎半天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经常整理磁盘,那么你的数据区的数据可能是连续的,这样即使MBR/FAT/DIR全部坏了,我们也可以使用磁盘编辑软件(比如DOS下的DiskEdit),只要找到一个文件的起始保存位置,那么这个文件就有可能被恢复(当然了,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你没有覆盖这个文件……)。

2、硬盘分区方式

我们平时说到的分区概念,不外乎三种: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主分区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分区,通常位于硬盘的最前面一块区域中,构成逻辑C磁盘。在主分区中,不允许再建立其它逻辑磁盘。

扩展分区的概念则比较复杂,也是造成分区和逻辑磁盘混淆的主要原因。由于硬盘仅仅为分区表保留了64个字节的存储空间,而每个分区的参数占据16个字节,故主引导扇区中总计可以存储4个分区的数据。操作系统只允许存储4个分区的数据,如果说逻辑磁盘就是分区,则系统最多只允许4个逻辑磁盘。对于具体的应用,4个逻辑磁盘往往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为了建立更多的逻辑磁盘供操作系统使用,系统引入了扩展分区的概念。

所谓扩展分区,严格地讲它不是一个实际意义的分区,它仅仅是一个指向下一个分区的指针,这种指针结构将形成一个单向链表。这样在主引导扇区中除了主分区外,仅需要存储一个被称为扩展分区的分区数据,通过这个扩展分区的数据可以找到下一个分区(实际上也就是下一个逻辑磁盘)的起始位置,以此起始位置类推可以找到所有的分区。无论系统中建立多少个逻辑磁盘,在主引导扇区中通过一个扩展分区的参数就可以逐个找到每一个逻辑磁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主分区之后的各个分区是通过一种单向链表的结构来实现链接的,因此,若单向链表发生问题,将导致逻辑磁盘的丢失。

3、数据存储原理

既然要进行数据的恢复,当然数据的存储原理我们不能不提,在这之中,我们还要介绍一下数据的删除和硬盘的格式化相关问题……文件的读取操作系统从目录区中读取文件信息(包括文件名、后缀名、文件大小、修改日期和文件在数据区保存的第一个簇的簇号),我们这里假设第一个簇号是0023。操作系统从0023簇读取相应的数据,然后再找到FAT的0023单元,如果内容是文件结束标志(FF),则表示文件结束,否则内容保存数据的下一个簇的簇号,这样重复下去直到遇到文件结束标志。

文件的写入

当我们要保存文件时,操作系统首先在DIR区中找到空区写入文件名、大小和创建时间等相应信息,然后在Data区找到闲置空间将文件保存,并将Data区的第一个簇写入DIR区,其余的动作和上边的读取动作差不多。

文件的删除

看了前面的文件的读取和写入,你可能没有往下边继续看的信心了,不过放心,Win9x的文件删除工作却是很简单的,简单到只在目录区做了一点小改动——将目录区的文件的第一个字符改成了E5就表示将改文件删除了。

Fdisk和Format的一点小说明

和文件的删除类似,利用Fdisk删除再建立分区和利用Format格式化逻辑磁盘(假设你格式化的时候并没有使用/U这个无条件格式化参数)都没有将数据从DATA区直接删除,前者只是改变了分区表,后者只是修改了FAT表,因此被误删除的分区和误格式化的硬盘完全有可能恢复……

系统启动流程

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启动流程不尽相同,我们这里以Win9x/DOS的启动流程为例。

第一阶段:系统加电自检POST过程。POST是(PowerOnSelfTest)的缩写,也就是加电自检的意思,微机执行内存FFFF0H处的程序(这里是一段固化的ROM程序),对系统的硬件(包括内存)进行检查。

第二阶段:读取分区记录和引导记录。当微机检查到硬件正常并与CMOS设置相符后,按照CMOS设置从相应设备启动(我们这里假设从硬盘启动),读取硬盘的分区记录(DPT)和主引导记录(MBR)。

第三阶段:读取DOS引导记录。微机正确读取分区记录和主引导记录后,如果主引导记录和分区表校验正确,则执行主引导记录并进一步读取DOS引导记录(位于每一个主分区的第一个扇区),然后执行该DOS引导记录。

第四阶段:装载系统隐含文件。将DOS系统的隐含文件IO.SYS入内存,加载基本的文件系统FAT,这时候一般会出现StartingWindows9x...的标志,IO.SYS将MS.SYS读入内存,并处理System.dat和User.dat文件,加载磁盘压缩程序。

第五阶段:实DOS模式配置。系统隐含文件装载完成,微机将执行系统隐含文件,并执行系统配置文件(Config.sys),加载Config.sys中定义的各种驱动程序。

第六阶段:调入命令解释程序(Command.com)。系统装载命令管理程序,以便对系统的各种操作命令进行协调管理(我们所使用的Dir、Copy等内部命令就是由Command.com提供的)。

第七阶段:执行批处理文件(Auto执行.bat)。微机将一步一步地执行批处理文件中的各条命令。

第八阶段:加载Win.com。Win.com负责将Windows下的各种驱动程序和启动执行文件加以执行,至此启动完毕。

数据恢复的基础知识到此就给你介绍得差不多了。如果你领会了以上的这些知识,相信加上工具软件的辅助,恢复你丢失的数据简直是轻而易举,这里就不再多说,我们走入真正的实战操作吧……

恢复方案

难道在硬盘数据由于各种原因被破坏后,我们就只能束手无策?

当然,我们最大的期望还是——你永远不要用到下面的方法!因为再完备的事后解决方案,也不能保证所有数据的完好无缺。而要真正做到万无一失,更重要的工作还在于防患于未然。

文件语删除

症状

这可能是最简单同时也是最常见的数据损坏,直接的表述就是一般删除文件后清空了回收站,或按住Shift键删除,要不然就是在“回收站”的“属性”中勾选了“删除时不将文件移入回收站,而是彻底删除”。

解决方案

既然是最常见的数据损坏,当然也就是最容易恢复的,下面就根据不同的操作系统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Win9x/Me下的解决方案

也就是FAT16/32分区下的文件误删除恢复,这应该是大部分恢复类软件的基本功能;而我们拿来作例子的软件Recover4all,所提供的功能仅为在Win9x/Me下恢复被误删除的文件——其实很多东西并不是一味求大求全就好,够用已足够,简单就是美。

2.WinNT/2000下的解决方案

换种说法,也就是如何恢复在NTFS分区下被误删除的文件。对于这种相对简单的需求,FileScavenger完全就可以胜任。当然,FileScavenger是很具有针对性的——它只能在WinNT/2000系统下使用(同时必须以Administrator用户登录系统),而且只对NTFS格式的分区有效。不过它支持压缩过的NTFS分区或文件夹中文件的恢复,并对格式化过的NTFS分区中的文件也有效(注意:FileScavenger只可以对格式化过的分区中的文件进行恢复,并不能恢复整个被格式化过的分区)。

不可恢复的情况

如果文件在删除之后,其存储的磁盘空间进行过写操作,那在通常情况下恢复的几率为0。因此,误删除文件可以恢复的重要前提就是不要在删除文件所在的分区进行写操作。

病毒破坏、症状现在使用电脑的人基本都是谈“毒”色变,病毒带来的数据破坏往往不可预见(包括分区表破坏、数据覆盖等;例如CIH病毒破坏的硬盘,其分区表已被彻底改写,用A盘启动也无法找到硬盘),由此病毒破坏硬盘数据的症状也不好描述,基本上大部分的数据损坏情况都有可能是病毒引起的,所以最稳妥的方法还是安装一个优秀的病毒防火墙。

解决方案

由于病毒破坏硬盘数据的方法各异,恢复的方案就需要对症下药。一般以常见的CIH为例,因为它最普遍,也最容易判断(一般是在4月26日发作)。当用户的硬盘数据一旦被CIH病毒破坏后,使用KV3000的F10功能,可修复的程度如下:

1、C盘容量为2.1G以上,原FAT表是32位的,C分区的修复率为98%,D、E、F等分区的修复率为99%,配合手工C、D、E、F等分区的修复率为100%。

2、硬盘容量为2.1G以下,原FAT表是16位的,C分区的修复率为0%,D、E、F等分区的修复率为99%,配合手工D、E、F盘的修复率为100%。因为原C盘是16位的短FAT表,所以C盘的FAT表和根目录下的文件目录都被CIH病毒乱码覆盖了。KV3000可以把C盘找回来,虽然根目录的文件名字已被病毒乱码覆盖看不到了,但文件的内容影像还存储在C盘内的某些扇区上。推荐用KV3000找回C盘,再用文件修复软件TIRAMISU.EXE可将C盘内的部分文件影像找回来,如果原存放文件影像的簇是相连的,找回的文件就完整无损。但对于FAT16的C盘是不是中了CIH就没救呢?你还是可以尝试一下FIXMBR,它可以通过全盘搜索,决定硬盘分区,并重新构造主引导扇区。由于软件只修改主引导扇区记录,对其它扇区不进行写操作,故一般不会带来不安全目录(如果修复得不理想,请DiskEdit等工具进行手工修复)。注意:FIXMBR是一个比较老的程序,对WinNT、Linux以及FAT32考虑得不多。

由于病毒破坏硬盘的方式实在太多,而且大部分破坏都无法用一般软件轻易恢复(如果你喜欢使用DiskEdit等磁盘扇区编辑工具,对某些情况还有一线希望),所以……遇到病毒破坏硬盘的情况你就祈祷吧(由此看来,安装一个优秀的病毒防火墙绝对是有必要的)

分区表破坏

分区表破坏是比较常遇到:

 破坏原因及恢复可行性分析

分区表破坏,可能是数据损坏中除了物理损坏之外最严重的一种灾难性破坏。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1、个人误操作删除分区,只要没有进行其它的操作完全可以恢复。

2、安装多系统引导软件或者采用第三方分区工具,有恢复的可能性。

3、病毒破坏,可以部分或者全部恢复。

4、利用Ghost克隆分区硬盘破坏,只可以部分恢复或者不能恢复(用Ghost的朋友要小心了)。

解决方案

在NortonUtility系列工具中,功能十分强大,可以恢复分区记录、FAT表,需要注意的是它对硬盘的操作不是只读的,因此你需要每一步都做好Undo文件,这样即使误操作也可以恢复,NortonDiskDoctor配合DiskEdit在分区表不能恢复时也可以恢复部分文件,可惜NortonDiskDoctor不支持NTFS分区,这不能不说是它的一大遗憾之处……最专业的数据恢复公司出的软件,当然很有专业风范,EasyRecovery支持的文件系统格式很多FAT、NTFS都支持,并且有专门的ForNovell版本。EasyRecovery对于分区破坏和硬盘意外被格式化都可安全的恢复,你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损坏硬盘挂到另外一台电脑上,尽情恢复就是了,不过EasyRecovery对于中文的文件名和目录名效果不是很好(一些乱码,但文章内容绝对是正确的)。由出品PartitionMagic的PowerQuest公司所出的,硬盘资料复原工具。它是一套恢复硬盘因病毒感染,意外格式化等因素所导致的资料损失工具软件,能将已删除的文件资料找出并恢复,也能找出已重新格式化的硬盘、被破坏的FAT分配表、启动扇区等等,几乎能找出及发现任何在硬盘上的资料(支持FAT16和FAT32及长文件名)。恢复回来的资料能选择在原来所在位置恢复或保存到其它可写入资料的硬盘,也提供了自动备份目录、文件和系统配置文件的功能,能在任何时间恢复)

全盘崩溃和分区丢失

首先重建MBR代码区,再根据情况修正分区表。修正分区表的基本思路是查找以55AA为结束的扇区,再根据扇区结构和后面是否有FAT等情况判定是否为分区表,最后计算填回主分区表,由于需要计算,过程比较烦琐。如果文件仍然无法读取,要考虑用Tiramint等工具进行修复。如果在FAT表彻底崩溃,恢复某个指定文件,可以用DiskEdit或Debug查找已知信息。比如文件为文本,文件中包含“软件狗”,那么我们就要把它们转换为内码CEDBCFEB9B7进行查找。

文件丢失、误格式化的情况

一般来说,删除文件仅仅是把文件的首字节,改为E5H,而并不破坏文件本身,因此可以恢复。但对不连续文件要恢复文件链,而由于手工交叉恢复对一般计算机用户来说并不容易,这里就就不讲了,建议用工具处理,如果已经安装了NortonUtilities,可以用它来查找。另外,RecoverNT等工具都是恢复的利器。但是应特别注意,千万不要在发现文件丢失后,在本机安装什么恢复工具,你可能恰恰把文件覆盖掉了。特别是如果你的文件在C盘,发现主要文件被你失手清掉了(比如你按SHIFT删除),你应该马上直接关闭电源,用软盘启动进行恢复或把硬盘串接到其它有恢复工具的机器处理。

文件损坏

一般的说,恢复损坏文件须要清楚地了解文件的结构,但这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而这方面的工具也不多。不过,文件如果字节正常,不能正常打开往往是文件头损坏。

硬盘被加密或变换

此时千万不要进行FDISK/MBR,SYS等处理,否则数据再也无法找回,一定要反解加密算法,或找到被移走的重要扇区。对于那些加密硬盘数据的病毒,清除时一定要选择能恢复加密数据的可靠杀毒软件。

文件加密后密码遗忘

对于很多字处理软件的文件加密和ZIP等压缩包的加密,你是不能靠加密逆过程来完成的,因为那从理论上是异常困难的。目前有一些相关的软件,他们的思想一般都是用一个大字典集中的数据循环用相同算法加密后与密码的密文匹配,直到一致时则说明找到了密码。你可以去寻找这些软件,当然,有些软件是有后门的,比如DOS下的WPS,Ctrl+qiubojun就是通用密码。Undiskp的作者冯志宏是解文件密码的个中高手,大家不妨去他的主页看看。

系统用户密码遗忘的处理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软盘启动(NT的你也可以把盘挂接在其他NT上),找到支持该文件系统结构的软件(比如针对NT的NTFSDOS),利用他把密码文件清掉、或者是COPY出密码档案,用破解软件套字典来处理。前者时间短但所有用户信息丢失,后者时间长,但保全了所有用户信息。对UNIX系统,建议你一定先做一张应急盘。

二、数据备份介绍

虽然数据恢复技术可能将你的损失降到最低,但是,谁愿意在惶恐不安中,边祈祷边按下各类数据恢复软件的“Recover”按钮?也没有人喜欢面对满屏的16进制代码,带着侥幸的心理调整硬盘分区表Data区的信息;所以,最好的数据保全方法应该是防患于未然——备份!

虽然,备份可以说是一种悲观的做法,可一旦不可预见的问题发生,备份下来的资料也许是你唯一的救命稻草。

1、什么东西最该备份

决定如何备份前,应先考虑备份什么。硬盘里有三种东西:数据、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你可备份硬盘中的所有东西,也可只备份数据。进行完整的备份是最简单的方法,至少从恢复的角度看是这样。如果整个硬盘完全损坏,你不需要从头重装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而是很快就可恢复运行。但是反过来,进行完整备份花的时间更长,要用到更多带有大容量存储空间的移动设备——即所谓外挂驱动器,如CD-R或Zip驱动器。另一个方法是只备份最重要的东西:数据。你不能很轻易地替换文档、工作表或数据库。备份所有数据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把所有数据保存到一个地方。你还应备份其它的重要文件,比如那些含有你所有设置的文件,包括浏览器的书签(收藏夹)、小甜饼(含有密码)、地址簿、配置设置、数据项与报告表、模板、宏等。Windows2000把这些文件都放到一个名叫“文档sAndSettings”的新文件夹中,所以找起来很方便。该文件夹中不仅包括My文档s文件夹,还包括了部分关于配置设置、收藏夹和小甜饼的注册表信息。在Windows95或98中,这些文件分布在多个Windows文件夹中,因此必须备份所有文件夹,以防遗漏。

2、备份到哪里

对于一般的个人用户,你当然可以将数据备份在本地硬盘的其它分区中;但如果不是实在别无选择,请不要以为将重要数据备份到本地硬盘的其它分区上就是安全的,各种意外错误或是病毒、木马都很容易将你的整个硬盘数据毁于一旦。所以,我们的建议是将重要数据备份到本地硬盘以外的其它设备,如插拔式外部存储设备(如Zip、Jaz驱动器或USB/1394接口的活动硬盘)等、CD-R/RW或者网络上的其它硬盘。

硬盘数据恢复实例全解之一

难道在硬盘数据由于各种原因被破坏后,我们就只能自怨自艾?

这篇实例全解,就是希望在不幸的情况发生的时候,读者能够快速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不至于让自己辛勤劳动成果白费。

当然,我们最大的期望还是——你永远不要用到下面的方法!因为再完备的事后解决方案,也不能保证所有数据的完好无缺。而要真正做到万无一失,更重要的工作还在于防患于未然。

文件被删除

症状

这可能是最简单同时也是最常见的数据损坏,直接的表述就是一般删除文件后清空了回收站,或按住Shift键删除,要不然就是在“回收站”的“属性”中勾选了“删除时不将文件移入回收站,而是彻底删除”。

解决方案

既然是最常见的数据损坏,当然也就是最容易恢复的,下面就根据不同的操作系统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Win9x/Me下的解决方案

也就是FAT16/32分区下的文件误删除恢复,这应该是大部分恢复类软件的基本功能;而我们拿来作例子的软件Recover4all,所提供的功能仅为在Win9x/Me下恢复被误删除的文件——其实很多东西并不是一味求大求全就好,够用已足够,简单就是美。

废话少说,我们需要先从Recover4all的主站点(http://www.recover4all.com)下载R4a.exe,这是一个自解压文件,你可以把其中的文件解压到软盘或硬盘的一个目录下(默认就是解压到软盘)。运行其中的rec4all.exe,会看见一个注册窗口,点击其中“Tostartheprogamclick”的按钮就能够进行试用(未注册版本只能恢复10KB以内的文件)。程序的主窗口下图所示,这是一个类似于“资源管理器”的窗口;你可以通过点击主菜单下方的盘符按钮来扫描相应分区下的被删除文件,然后在右边的窗口中选择需要恢复的文件,再点击主菜单下方的“Recover”按钮,并在新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恢复文件的存放位置即可——Win9x/Me下的误删除文件恢复就这么简单。

硬盘数据恢复实例全解之二

WinNT/2000下的解决方案

说法,也就是如何恢复在NTFS分区下被误删除的文件。对于这种相对简单的需求,FileScavenger(http://www.quetek.com/)完全就可以胜任。当然,FileScavenger是很具有针对性的——它只能在WinNT/2000系统下使用(同时必须以Administrator用户登录系统),而且只对NTFS格式的分区有效。不过它支持压缩过的NTFS分区或文件夹中文件的恢复,并对格式化过的NTFS分区中的文件也有效(注意:FileScavenger只可以对格式化过的分区中的文件进行恢复,并不能恢复整个被格式化过的分区)。

FileScavenger目前有两种版本:硬盘安装版和软盘版(其下载的地址分别为:http://www.quetek.com/32fs140.exe和http://www.quetek.com/32fs140f.exe)。硬盘版的安装和一般软件类似,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使用FileScavenger恢复文件的最安全方法就是在文件已经被删除之后安装FileScavenger(当然你不要将软件安装在删除文件所在的分区)。因为FileScavenger的功能比较单一,其执行文件加上所需的库文件一张1.44MB的软盘也可以装下,所以软盘版也许是大家使用得比较多的(你要把软盘版直接放在硬盘的一个目录下也照常可以使用)。下面的实例,我们就用软盘版来说明。

一个非重要的文件Veryimportant.txt被误删除且清空了回收站;还好,你看过本篇“实例分析”而且也在软盘或硬盘上准备好了FileScavenger。OK,现在你运行其中的filescav.exe,你将会看见如下图的窗口。注意:其中的“搜索条件”可有多种格式(例如,*.doc、*、data*.txt等),根据你自己的需要填写最方便查找的;ExhaustiveSear复选框选择后会让你指定搜寻分区的簇大小以及搜索簇的范围,而指定之后FileScavenger会搜寻并显示所有存在的文件名称,不管是被删除的还是没有,因此没有特殊需要还是不用为好;在搜索结果窗口中可以通过点击“Filename”、“Size”、“Modified”等来为搜索结果排序,以方便寻找。

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Veryimportant.txt,选择它并点击“Recover”按钮,如果文件能够被恢复,你就可以在先前指定的恢复文件存储路径中找到它(如果你是第一次使用FileScavenger,之前还会有一个窗口提醒你注册,如果不注册,你将只能恢复4KB以内的文件)。现在,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硬盘数据恢复实例全解之三

我的硬盘为IBM9.44GB硬盘,分区情况如下:

一天被朋友用Win2000自带的磁盘管理工具将所有分区完全删除,并且删除之后没有进行任何操作。恢复工具的选择上,因为四个分区三个是FAT16,一个是NTFS,我决定首先用NortonDiskDoctor恢复三个FAT16分区,不过由于NortonDiskDoctor不支持NTFS,故采用支持NTFS的EasyRecovery。

1、FAT分区的恢复

打开NortonUtility中的NortonDiskDoctor,NDD会自动为你检测硬盘分区情况,当检测到测盘2的分区表有问题时,跳出一个提示窗口,询问是否在访问磁盘2的过程中遇到麻烦,按下“Yes”按钮。

接下来的弹出窗口中提示NortonDiskDoctor没有在磁盘2上发现任何DOS分区,是否要NortonDiskDoctor搜索并重建DOS分区,当然选择“Yes”(是)。

很快又一个“PartitionSearch”(分区搜索窗口)弹出,提示找到一个2039MB的DOS分区,是不是要恢复,当然是“Yes”。

在接下来的询问是否搜索更多的DOS分区窗口中选择“Yes”,又发现一个DOS分区,一直回答“Yes”直到NortonDiskDoctor找到3个DOS分区,由于NTFS分区NortonDiskDoctor不支持,所以在找到3个分区后,如果磁盘搜索程序询问你是否搜索更多的DOS分区时,选择“No”,重新启动计算机,发现丢失的三个FAT分区完全恢复,并且WinMe仍可正常启动。

2、NTFS的恢复

NTFS分区的恢复我们是使用EasyRecovery来实现的,打开EasyRecovery,按下“Next”(下一步)进入磁盘选择窗口,选中我的IBM-DTTA-351010下的“UnknownFileSystem无效(4.43GB)”,按下“Next”。

在接下来的窗口中你可以设置该分区的起始扇区号(StartSector)和中止扇区号(EndSector),不用管它,按下“Next”继续。

现在到了选择分区文件格式窗口,在“Filesystem无效”的下拉式菜单中选择“NTFS”(我这里的分区格式是NTFS,你应该选择和你的条件相符的,如果实在不知道分区格式也可以选择“RAW”进行全盘搜索),搜索方式选择“TypicalScan”(特定搜索)就可以了,按下“Next”/“Next”。

硬盘一阵轰隆隆的狂响之后,搜索结果终于出现在我们面前,将你需要恢复的文件前面打上钩,然后在下边的Destination中输入你恢复文件的目的路径,按下“Next”恢复吧……

3、分区格式化的恢复

分区格式化之后,只要其中没有写入任何文件,理论上我们仍然可以恢复。工具吗?当然还是EasyRecovery了,不过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由于格式化程序将根目录完全破坏所以用EasyRecovery恢复以后,你会看到一些DIR0、DIR1等目录(不过目录中的文件名还是完整的)!启动故障

我等电脑用家,如果某一天硬盘不能启动,轻则使你陷入手忙脚乱之中,重则丢失重要资料,我们这里从硬盘启动的整个历程来为你详解每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解决你的手足无措之苦……

数据库数据恢复

SQL Server数据库恢复

SQL Server 数据库服务器是比较普遍使用的服务器器种类,也是我们恢复较多的服务器类型之一。

1、如完全丢失数据库文件,用一般数据恢复方式不能恢复

2、表被删除,甚至被重写,表行被删除

3、索引错误,或者IAM断裂

4、数据库大面损坏,可以指定任意表或者字段提取数据

5、系统表损坏甚至完全损坏,可以提取指定数据

Oracle数据库恢复

利客维数据恢复中心拥有大量Oracle数据库恢复成功案例,数据库文件丢失,数据库无法启动,表空间丢失,损坏以及各种情况的数据库出错问题,我们都可以解决。

1、undo,systen表空间损坏的恢复

2、误delete数据的恢复,误删除表空间drop,truncate表的恢复

3、各种ora-错误的恢复

4、DMP文件不能导入数据库以及LOB数据恢复等情况

5、oracle数据库中数据文件出现现坏块情况下的恢复

6、oracle数据库无数据库文件但有有日志的情况下的恢复

7、能够在系统表和空间文件丢失,变成0字节下完整的恢复数据

8、只要没有覆盖表空间件,我都有信心恢复数据。无论你是什么系统(Windows,UNIX)等,无论什么存储设备(硬盘,磁盘阵列)

常见种类

硬盘数据恢复 硬盘软故障: 系统故障:系统不能正常启动、密码或权限丢失、分区表丢失、BOOT区丢失、MBR丢失; 文件丢失:误操作、误格式化、误克隆、误删除、误分区、病毒破坏、黑客攻击、PQ操作失败、RAID磁盘阵列失效等; 文件损坏:损坏的Office系列Word、Excel、Access、PowerPoint文件Microsoft SQL数据库复、Oracle数据库文件修复、Foxbase/foxpro的dbf数据库文件修复;损坏的邮件Outlook Express dbx文件,Outlook pst文件的修复;损坏的MPEG、asf、RM等媒体文件的修复。

硬盘物理故障:CMOS不认盘; 常有一种“咔嚓咔嚓”的磁头撞击声; 电机不转,通电后无任何声音; 磁头错位造成读写数据错误; 启动困难、经常死机、格式化失败、读写困难; 自检正常,但“磁盘管理”中无法找到该硬盘; 电路板有明显的烧痕等。 磁盘物理故障分类: 盘体故障:磁头烧坏、磁头老化、磁头芯片损坏、电机损坏、磁头偏移、零磁道坏、大量坏扇、盘片划伤、磁组变形; 电路板故障:电路板损坏、芯片烧坏、断针断线。 固件信息丢失、固件损坏等。

U盘数据恢复 U盘,优盘,XD卡,SD卡,CF卡,MEMORY STICK,,SM卡,MMC卡,MP3,MP4,记忆棒,数码相机,DV,微硬盘,光盘,软盘等各类存储设备。硬盘,移动盘,闪盘,SD卡、CF卡等数据介质损坏或出现电路板故障、磁头偏移、盘片划伤等情况 下,采用开体更换,加载,定位等方法进行数据修复。

Unix数据恢复 基于Solaris SPARC 平台的数据恢复,基于INTEL 平台的Solaris 数据恢复,可恢复SCO OPERNSERVER数据,HP-UNIX的数据恢复,IBM-AIX的数据恢复

Linux数据恢复 Linux操作系统中的数据备份工作是Linux系统管理员的重要工作和职责。传统的Linux服务器数据备份的方法很多,备份的手段也多种多样。常见的Linux数据恢复备份方式仅仅是把数据通过TAR命令压缩拷贝到磁盘的其它区域中去。还有比较保险的做法是双机自动备份,不把所有数据存放在一台计算机上,否则一旦这台计算机的硬盘物理性损坏,那么一切数据将不复存在了。所以双机备份是商业服务器数据安全的基本要求。

RAID恢复 SCSI开盘恢复服务器数据恢复数据库数据恢复

原理步骤

现实中很多人不知道删除、格式化等硬盘操作丢失的数据可以恢复,以为删除、格式化以后数据就不存在了。事实上,上述简单操作后数据仍然存在于硬盘中,懂得数据恢复原理知识的人只需几下便可将消失的数据找回来,不要觉得不可思议,在了解数据在硬盘、优盘、软盘等介质上的存储原理后,你也可以亲自做一回魔术师。

数据恢复前的工作:

1、备份当前尚能工作的驱动器上的所有数据。如果C盘损坏,那么,在开始任何工作之前首先备份D盘(及其他盘)上的数据到其他可靠的地方。

2、调查使用者。查出在丢失数据之前发生的事情,查出是否有其他的应用程序对磁盘进行过操作。(详细http://www.a0910.cn/)最后的用户输入非常重要,要查出使用者在送交磁盘前做过些什么,虽然他并没有说出来。

3、如果出现坏道问题,备份所有扇区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按文件进行的转存在这里没有任何的帮助。如果进行克隆,确保是按位迸行而不是按文件进行。

4、尽可能多地得到最后使用者的关键文件的信息。

数据存储及恢复第一步——分区

硬盘存放数据的基本单位为扇区,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本书的一页。当我们装机或买来一个移动硬盘,第一步便是为了方便管理——分区。无论用何种分区工具,都会在硬盘的第一个扇区标注上硬盘的分区数量、每个分区的大小,起始位置等信息,术语称为主引导记录(MBR),也有人称为分区信息表。当主引导记录因为各种原因(硬盘坏道、病毒、误操作等)被破坏后,一些或全部分区自然就会丢失不见了,根据数据信息特征,我们可以重新推算计算分区大小及位置,手工标注到分区信息表,“丢失”的分区回来了。

数据存储及恢复第二步——文件分配表

为了管理文件存储,硬盘分区完毕后,接下来的工作是格式化分区。格式化程序根据分区大小,合理的将分区划分为目录文件分配区和数据区,就像我们看得小说,前几页为章节目录,后面才是真正的内容。文件分配表内记录着每一个文件的属性、大小、在数据区的位置。我们对所有文件的操作,都是根据文件分配表来进行的。文件分配表遭到破坏以后,系统无法定位到文件,虽然每个文件的真实内容还存放在数据区,系统仍然会认为文件已经不存在。我们的数据丢失了,就像一本小说的目录被撕掉一样。要想直接去想要的章节,已经不可能了,要想得到想要的内容(恢复数据),只能凭记忆知道具体内容的大约页数,或每页(扇区)寻找你要的内容。我们的数据还可以恢复回来。

数据存储及恢复第三步——格式化与删除

我们向硬盘里存放文件时,系统首先会在文件分配表内写上文件名称、大小,并根据数据区的空闲空间在文件分配表上继续写上文件内容在数据区的起始位置。然后开始向数据区写上文件的真实内容,一个文件存放操作才算完毕。

删除操作却简单的很,当我们需要删除一个文件时,系统只是在文件分配表内在该文件前面写一个删除标志,表示该文件已被删除,他所占用的空间已被"释放", 其他文件可以使用他占用的空间。所以,当我们删除文件又想找回他(数据恢复)时,只需用工具将删除标志去掉,数据被恢复回来了。当然,前提是没有新的文件写入,该文件所占用的空间没有被新内容覆盖。

格式化操作和删除相似,都只操作文件分配表,不过格式化是将所有文件都加上删除标志,或干脆将文件分配表清空,系统将认为硬盘分区上不存在任何内容。格式化操作并没有对数据区做任何操作,目录空了,内容还在,借助数据恢复知识和相应工具,数据仍然能够被恢复回来。

数据存储及恢复第四步——理解覆盖

数据恢复工程师[1]常说:“只要数据没有被覆盖,数据就有可能恢复回来”。

因为磁盘的存储特性,当我们不需要硬盘上的数据时,数据并没有被拿走。删除时系统只是在文件上写一个删除标志,格式化和低级格式化也是在磁盘上重新覆盖写一遍以数字0为内容的数据,这就是覆盖。

一个文件被标记上删除标志后,他所占用的空间在有新文件写入时,将有可能被新文件占用覆盖写上新内容。这时删除的文件名虽然还在,但他指向数据区的空间内容已经被覆盖改变,恢复出来的将是错误异常内容。同样文件分配表内有删除标记的文件信息所占用的空间也有可能被新文件名文件信息占用覆盖,文件名也将不存在了。

当将一个分区格式化后,有拷贝上新内容,新数据只是覆盖掉分区前部分空间,去掉新内容占用的空间,该分区剩余空间数据区上无序内容仍然有可能被重新组织,将数据恢复出来。

同理,克隆、一键恢复、系统还原等造成的数据丢失,只要新数据占用空间小于破坏前空间容量,数据恢复工程师就有可能恢复你要的分区和数据。

数据存储及恢复第五步——硬件故障数据恢复

硬件故障占所有数据意外故障一半以上,常有雷击、高压、高温等造成的电路故障,高温、振动碰撞等造成的机械故障,高温、振动碰撞、存储介质老化造成的物理坏磁道扇区故障,当然还有意外丢失损坏的固件BIOS信息等。

硬件故障的数据恢复当然是先诊断,对症下药,先修复相应的硬件故障,然后根据修复其他软故障,最终将数据成功恢复。

电路故障需要我们有电路基础,需要更加深入了解硬盘详细工作原理流程。机械磁头故障需要100级以上的工作台或工作间来进行诊断修复工作。另外还需要一些软硬件维修工具配合来修复固件区等故障类型。

数据存储及恢复第六步——磁盘阵列RAID数据恢复

磁盘阵列的存储原理这里不作讲解,可参看本站阵列知识文章,其恢复过程也是先排除硬件及软故障,然后分析阵列顺序、块大小等参数,用阵列卡或阵列软件重组,重组后便可按常规方法恢复数据

折叠常用的数据恢复软件

蓝梦软件BestRecovery、超级兔子数据恢复[2]、效率源DATACOMPASS、salvtiondata、PC-3000、Final Data、 Easy Recovery、PTDD、WinHex、R-STUDIO、DiskGenius、RAID Reconstructor、易我数据恢复向导等 。

最专业的数据恢复公司出的软件,当然很有专业风范,EasyRecovery支持的文件系统格式很多FAT、NTFS都支持,并且有专门的ForNovell版本。EasyRecovery对于分区破坏和硬盘意外被格式化都可安全的恢复,你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损坏硬盘挂到另外一台电脑上,尽情恢复就是了,不过EasyRecovery对于中文的文件名和目录名效果不是很好(一些乱码,但文章内容绝对是正确的)。

EasyRecovery是一款操作安全、价格便宜、用户自主操作的数据恢复方案,它支持从各种各样的存储介质恢复删除或者丢失的文件,其支持的媒体介质包括:硬盘驱动器、光驱、闪存、硬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数码相机、手机以及其它多媒体移动设备。

功能详述

1、硬盘数据恢复:各种硬盘数据恢复,能够扫描本地计算机中的所有卷,建立丢失和被删除文件的目录树,实现硬盘格式化,重新分区,误删数据,重建RAID等硬盘数据恢复。

2、Mac数据恢复:EasyRecovery for Mac操作体验与Windows一致,可以恢复Mac下丢失、误删的文件。支持使用(ppC/Intel), FAT,NTFS, HFS, EXTISO9660分区的文件系统。

3、U盘数据恢复:可以恢复删除的u盘文件,U盘0字节以及U盘格式化后数据恢复等等各种主流的U盘数据丢失恢复。

4、移动硬盘数据恢复:在移动硬盘的使用中无法避免数据丢失,EasyRecovery支持:移动硬盘删除恢复、误删除恢复、格式化恢复,操作与硬盘数据恢复一样简单。

5、相机数据恢复:有限的相机存储空间,难免发生照片误删、存储卡数据意外丢失。Easyrecovery可恢复相机存储卡中拍摄的照片、视频等。

6、手机数据恢复:支持恢复安卓手机内存上的所有数据,根据手机的品牌及型号不同,可恢复手机内存卡甚至是手机机身内存。包括手机照片,文档、音频及视频等恢复。

7、MP3/MP4数据恢复:在误删除、格式化等意外情况造成MP3/MP4数据丢失,即可用EasyRecovery过滤文件类型,快速恢复音频或视频。

8、光盘数据恢复:EasyRecovery可实现CD,CD-R/RW,DVD,DVD-R/RW等删除恢复,格式化的恢复,还提供磁盘工断。

9、其他SD卡数据恢复:Easyrecovery提供SD、TF等便携式装置上的数据恢复,包括图像文件、视频文件、音频文件、应用程序文件、文档等。

10、电子邮件恢复:电子邮件恢复功能允许用户查看选中的电子邮件数据库,可显示当前保存和已经删除的电子邮件,并可打印或保存到磁盘。

11、RAID数据恢复:可重新构造一个被破坏的RAID系统。可以选择RAID类型,让RAID重建器分析数据,并尝试进行重建RAID,支持通用RAID类型匹配。

12、所有类型文件数据恢复:EasyRecovery支持所有文件类型的数据恢复,包括图像、视频、音频、应用程序、办公文档、文本文档及定制。能够识别多达259种文件扩展名。

Easyrecovery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老牌数据恢复软件。该软件功能可以说是非常强大。无论是误删除/格式化还是重新分区后的数据丢失,其都可以轻松解决,其甚至可以不依靠分区表来按照簇来进行硬盘扫描。但要注意不通过分区表来进行数据扫描,很可能不能完全恢复数据,原因是通常一个大文件被存储在很多不同的区域的簇内,即使我们找到了这个文件的一些簇上的数据,很可能恢复之后的文件是损坏的。所以这种方法并不是万能的,但其提供给我们一个新的数据恢复方法,适合分区表严重损坏使用其他恢复软件不能恢复的情况下使用。Easyrecovery最新版本加入了一整套检测功能,包括驱动器测试、分区测试、磁盘空间管理以及制作安全启动盘等。这些功能对于日常维护硬盘数据来说,非常实用,我们可以通过驱动器和分区检测来发现文件关联错误以及硬盘上的坏道。

超级兔子[2]数据恢复软件是一种高效的电脑数据恢复工具,除了能够恢复硬盘,U盘,sd卡,相机等等生活中常用到的存储设备,还可以恢复误删除,被格式化,分区丢失等不明原因导致丢失的数据。

迅捷数据恢复软件主要功能:用于恢复删除文件、恢复被格式化的文件、恢复丢失的分区中的文件……迅捷以只读方式从介质底层读取原始数据,不会对介质进行任何写入操作,绝不产生二次破坏。

删除恢复——扫描并恢复删除的文件。

格式化恢复——扫描并恢复被格式化的分区中的文件。

深度恢复——扫描并恢复介质中曾经存在过的任何文件。

完美兼容Win7 /8 /Xp /Vista /2000等Windows系统;支持FAT /FAT32 /NTFS /exFAT 等文件系统;支持硬盘/U盘/SD卡/移动硬盘/手机内存卡等存储介质;支持Word /Excel /PPT /JPG /MP3 /MP4 /AVI /RAR /ZIP /EXE /TXT 等200多种文件格式。

独家“瞬间扫描”功能,告别漫长的数据恢复等待时间;预览功能,确认文件是否正确;中英文双语搜索功能,瞬间定位丢失的文件。

蓝梦软件BestRecovery是蓝梦科技研发中研发的一些列数据恢复软件,为了提供各类客户人群,除了各种版本,包括经典的免费BestRecovery数据恢复软件。它集合了近十年的数据恢复经验和文件系统及文件类型存储结构算法。完美支持删除,格式化,误ghost,重新分区,病毒破坏,文件系统损坏等。

手机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200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