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商务网
首页-百科词库

印泥

印泥(也称印肉)是我国特有的文房之宝,无论是文件签署,还是历史文物以及金石书画之钤记,都需要使用印泥。它是书画家创作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作品,是传达印章艺术的媒介物。
根据史书上记载,印泥的发展起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后,有了丝帛和纸张,于是,人们采用水调蜂蜜、朱砂等方法,将印章印在纸上。这就是印泥的雏型。由于水干后朱砂易脱落,到了明代,特别是永乐初年,人们开始使用油调朱砂,之后便渐发展成我们现今到印泥了。
印泥

简介

印泥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是传达艺术的媒介物。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印章艺术所表达的效果。好的印泥,红而不燥,沉静雅致,细腻厚重。钤在书画上则色彩鲜美而沉着,有立体感。时间愈久,色泽愈艳。质地差的印泥,出来则显得色泽灰暗或浅薄,有的油迹浸出,使印文模糊。

古今书画大家对好印泥非常重视,所作书画选用的印泥必须精良。以免有损作品的美观,降低作品的身价。这也是文人们偏爱八宝印泥的原因。

原料

制作书画印泥的主要原料来自于矿物颜料、植物油、植物纤维、天然香料,中药、精工检验,合理配方,手工捣揉制作而成。常见有朱砂、朱膘等,印泥其配方各有所特点,色泽也有明显之分。

它不同于一般文具店所售之印泥,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书画作品的艺术效果。篆刻钤印 或书画上用的印泥,并非是一般文具店所售之印泥。

切记书画印泥其特点是色泽沉着、稳定细腻、干湿适宜、落纸沾而不渗,印迹富有立体感。这是一般印泥(办公印台)根本达不到的艺术效果。反之只能称之为印色,不可用作用金石书画。

来历使用

历史

春秋秦汉时代就使用封泥。那时的"封泥"和如今的印泥不同。它是用粘土做的,平时搓成泥丸子,临用时用水湿透。当时的公文和书信是用漆书写在竹简木牍上的。为了防止泄密或传递过程中的私拆,在写好了的简牍外面加上一块挖有方槽的木块,再用绳子把它们捆在起,然后把绳结放入方槽内,加上一丸湿泥封上,再用印章钤上印记,作为封检的标记发出去。这种泥丸称为封泥,也称为泥封。

用泥丸封信的方法一直沿用到魏晋南北朝。

到了隋唐以后,有了很好的纸张,公私书信一律改用纸,简牍也就废止了。用泥封信的陈旧做法也不再适用。

于是,人们又改用水调组朱砂于印面,在印在纸上。这就是印泥的雏形。由于水干后朱砂容易脱落,到了元代,人们开始用油调朱砂,之后便逐渐发展成我们现用的印泥了。

制作印泥的主要原料是朱砂、朱镖、艾绒、蓖麻油、麝香、冰片等调和而成。它的品种很多,主要有纯朱砂印,其色深棕红。有人称为寿星。它是用漂制朱砂时沉淀在乳钵最下层的一种朱砂制成的印泥,厚重沉着,非常美观。

还有纯朱磦印泥。它是漂制时上层的朱砂细末与艾丝、油等调制而成,(通常数十公斤的朱砂矿只能漂取一公斤的朱磦,所以朱磦印泥价格通常也高于朱砂印泥)略现红黄色,如同熟透的橘子皮颜色,非常典雅。

除了纯朱砂和纯朱磦,在朱砂或朱磦中加入不同的原料调制,其色泽,弹性、韧度、也各不相同,有珍泉、观铭、魅力、通明、渊泉等。

此外,还有仿古印泥和黑色、蓝色、绿色等印泥。

选择

善用印泥的人选择印泥,就像善书者选择笔墨一样。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其艺术效果。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也。所以购买印泥要注意,篆刻钤印或书画上用的印泥,并非是免一般文具店所售之印泥。文具店所售印泥因其质粗,油重,色浮,不能表达印章之本来面目。其实,它不是印泥而只能称为印色。因此,决不可用作治印钤样或书画盖印之用。

好的印泥厚亮细腻,色彩鲜明沉着。当前,以福建漳州八宝印泥厂所制印泥为最好,与杭州西泠印社所制西泠印泥、常州璟玉堂的龙泉印泥合称"中国三大印社"。

此外,苏州姜思序堂、徽州益寿堂、北京荣宝斋等所制印泥,亦有可用者。如今,市面书画店所卖之印泥品种很多,价格在十元30克至上百元30克不等。然而,只要细腻厚亮,色艳而沉且不渗油者即可选用。

印泥的保存忌用紫砂瓷器,因其能吸收油份,容易使印泥干燥。也不可使用钢、、铁等金属盒存放,因印泥与金属物接触,日久会变黑。贮藏印泥最用瓷缸或玉盒,且应置于荫凉处。使用时要轻按轻提。每次用过后,需将缸盖盖好,防止尘灰进入而有损色泽。

此外,印章要擦拭干净后方可沾泥。印泥在存放过程中,每隔十天左右须用印筋将其翻调搅拌一下。因朱砂体重而沉,油质体轻而浮,久之不动,则砂体下沉而易结成硬块,故印泥须经常搅拌,使之匀和。故此则可经久耐用。

印泥杂谈

印泥是印章的衣服。服装不整,则失之寒碜;印泥不佳 ,则印章不能生色。中国产的印泥,以漳州八宝印泥厂、北平的荣宝斋、杭州的西泠印社三处最有名。好的印泥,色泽鲜明,永不晦变,且沉厚不走油,拓用之后,印泥上结一层光泽, 漳州八宝印泥自清康熙十二年(1673)创制以来,至今已有三百四十年的历史。

其中以魏氏生产印泥最受关注。其"秘制八宝印色在前清康熙之时已驰名都中。《寒秀草堂笔记》一书评论道:"漳州印泥,海内外无不称誉。至今文人学士常说的"八宝印泥"就是特指"漳州八宝印泥"。

陈巨来《安持人物琐忆·记张鲁庵》中写到:"张氏在乡时,曾试制印泥十年之久,耗资二三千年,及制成,悉为一无用处之废品。及来沪后,发奋以每两印泥十六元之巨价,邮寄漳州魏店购进廿四两之多,寄来后,乃以四两嘱人分析其油分,四两分析其颜料,四两分析其艾绒成分,四两分析其加药成分,八两自存。

至是,鲁庵印泥乃告成功矣,较之上海西泠印社所制,高超十倍也。后张告余云:油分乃蓖麻油也,非古人所云之菜油,颜料以朱磦为主,朱砂、西洋红只二三成而已,故能细而薄,薄而丽也。

艾绒非用漳州特产不可,药料则惟冰片而已,油须加工熬煮者云云。张自云所制者,终做不到如漳州之薄润,殆尚有秘诀未得也。

分类简介

印泥是传达印章艺术的媒介物,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印章艺术表达的效果。质地好的印泥,钤印出来则色彩鲜美而沉着,有立体感,显得有精神。质地差的印泥钤印出来,则显得色泽灰暗或浅薄,有的油迹浸出,使印文模糊,更加难看。印泥的品种很多,红色的一般分朱砂、朱膘、广嫖等。

朱砂印泥

纯朱砂印,其色深棕红。有人称为寿星。它是用漂制朱砂时沉淀在乳钵最下层的一种朱砂制成的印泥,厚重沉着,非常美观。

印章刻毕后,要以纯正朱砂印泥钤盖,方能充分呈现印艺之美。朱砂印泥主要为朱砂、印油及艾绒三种成份构成。市售印泥以漳州八宝印泥厂的寿星印泥、杭州西泠印社的潜泉印泥、北平荣宝斋印泥、等品牌较为有名,其中上海西泠印社所产潜泉印泥依次又有箭簇、镜面、美丽及光明等品名。(与漳州八宝印泥的箭竹、金面、魅力、观铭谐音,而漳州八宝印泥系列里金面、观铭为朱磦印泥,)一般书画篆刻专卖店皆可买到。

注:八宝印泥:色泽朱红,鲜艳夺目;细腻浓厚,气味芬芳;冬寒不凝,夏暑不泄;燥热不干,阴雨不霉;印迹清晰,永不褪色。

朱磦印泥

纯朱磦印泥,它是漂制时上层的朱砂细末与艾丝、油等调制而成,(通常数十公斤的朱砂矿只能漂取一公斤的朱磦,所以朱磦印泥价格通常也高于朱砂印泥)略现红黄色,如同熟透的橘子皮颜色,非常典雅。除了纯朱砂和纯朱磦,在朱砂或朱磦中加入不同的原料调制,其色泽,弹性、韧度、也各不相同,有珍泉、观铭、魅力、通明、渊泉等。不管何种名称,只要以厚亮细腻、色彩鲜明沉着者为佳品。市上一般较好看有三、四十元一两的,一般初学练习,买三至五元一两的即可。现制作印泥的城市很多,以漳州、上海、杭州、苏外等地的产品较好,可供选择,只要色沉着而不渗油者即可应用。过去有人喜自制!印泥,其原料是"艾"叶的纤维、杀砂和炼制过的菜油(或蓖麻油)等调制而成,方法较复杂,(解放前出的《篆刻入门》一类书中有较详细介绍可参考),现多不自傲。

其它

还有仿古印泥(深褐色)和黑色、蓝色、绿色等印泥,作为特殊场合用外,一般较少用。近年来漳州八宝印泥厂研发出了金色印泥和银色印泥,摈弃了先上印再抹"金粉"繁杂的操作,入手即可使用,使用方法和普通朱砂朱磦印泥无恙。若有兴趣者,亦可备用。印泥的保管,应放置在瓷盒内为好。不要放在金属盒内,因印泥与金属物接触,甲.久会变黑,影响质量。印泥用一段时间后;要用印筋调拌,使之油、砂、艾绒拌和在一起,否则易结板。好的书画印泥由于采用材料特殊(纯天然矿石)需要经常翻调保养,保持矿物质和艾绒、油的充分融合,就像养花一样需要用心呵护。如果保养不当,则需要费很大力重新捶打,适当添加加工过的油料调制,(此步骤尽可能寄回原厂加工,自己贸然加油,缺乏工具供序,只会破坏印泥内物质平衡,还可能造成印泥漏油等问题,得不偿失。)冬季天冷,印泥容易受冻,变得干硬起来,用之前应在太阳下晒一些时间,使之变软后再用。

印泥选择

如何选择印泥?

印泥是钤盖印章的材料。一般情况下,篆刻中国印用的印泥与用于公文的印油不同,前者主要是以艾叶纤维、朱砂和蓖麻油为基本原料,经过精细的加工才制成。好的印泥钤出的印文,色泽鲜明沉着,具有立体感,不会渗油,文字醒目清晰。一般印泥除了红色外,还有各种特殊的印泥,如绿色、黑色、褐色、蓝色等。选择印泥除了色泽外,还要注重质量和产地,上海、杭州、漳州、苏州都产有质量很好的印泥。上海产的西泠印泥及福建漳州产的漳州八宝印泥是中国印泥的两大主要门类。

对颜料的选择主要看其是否会褪色,渗不渗油。对油脂的选择主要是对其干性度,粘性度和渗透性的考量。对纤维的选择是弹拉力的强度和吸取色浆能力的大小。所以好的印泥应该是容易上章,容易上纸,不渗色,基本不褪色。

印泥分为书画印泥,办公印泥,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精品印泥,普通印泥。用于书画印泥的应该称为精品。书画印泥的印文必须清晰,不褪色,不渗色;更优者篆文不仅清晰,而且有神,能如实反映作者的刀功艺术。同时,书画印泥实体表面细腻,拌和时能成团且具有弹拉力。上章,上纸容易,而且均匀。用于书画的印泥宜略湿润,用于篆刻的印泥宜略干。用于办公的印泥一般称之为普通印泥,对它只要求表达的印文清楚,盖章落纸轻松即可。

印泥制法

印泥是我国的文房之宝,历史悠久,适用于木质印章和石质图章。质量要求色泽鲜艳,经久不变,品质细腻。

蓖麻油 60克

大红(或洋红,铅丹) 11克白陶土(细磨过筛) 10克

艾绒(即将艾青晒干,除去硬梗,用机械滚轧成的细绒) 18克

冰片 1克

制法:将各种原料按上列配方的顺序投入槽内,先用木棒调和,然后放在滚轧机上,反复滚轧多次,即成烂泥状的印泥。

注:蓖麻油为分散剂,白陶土为填充剂,大红等颜料为显色剂,艾绒为吸附剂,冰片是起防腐和增添芳香的作用。(此方法适用于自制印泥,目前各家印泥采用核心工艺不同,精细度远大于此法。漳州八宝印泥配方更是国家二级保密,目前尚不知具体方法。)

印泥使用

简介

如何使用好印的泥呢?好的印泥不仅要具有好的质量,同时也需要用好的方法使用,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叠翻调印泥

一般印泥颜料分轻质的有机颜料和重质的有机颜料。而同一有机颜料或同一无机颜料的材质,轻重有时候也有所不同。而颜料与油脂的比重更不一样。

油脂,颜料和纤维的调和仅仅是一种物理反应,所以搁置日久会发生分层现象。轻的颜料会随着油脂缓缓上浮,重质的颜料就会缓缓下沉。随着时间的延长,分层现象会越来越严重,久而久之印泥表层会出现油状的色浆,该色浆会发生酸败,变得又粘又稠。下沉的重质色浆逐渐结块变硬。这种变化不同程度的挫伤着纤维,最后造成纤维腐烂,而印泥变成硬块或者是十分粘稠的有色浆,无法使用。为使印泥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必须经常正确翻调之。至少3个月翻调一次。

所谓正确的翻调,即指翻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翻调工具:光滑的角片,光滑的竹片或者光滑的塑条。

翻调手势:顺着一个方向上下翻动,不宜切割、打转式的翻调。

翻调作用

使不同比重的颜料,油脂和纤维充分混合,且交织成一体。

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翻调可改善色浆表层被占用而导致的比例失调的状况。冬天翻调可改善印泥的软硬度,使印泥上章易,落纸易,且均匀。

按印方法

1、纸下宜垫平整的薄纸十五张,或鼠标垫橡胶块一片。垫物之厚薄,软硬度要根据印面的平整程度。如果印面呈球面或者弧形,垫物宜略厚略软些。总之,必须努力使印文清晰的表示在纸上。

2、蘸泥上章的程度

章面蘸泥以遍而匀为最佳。

⑴视章料结构的紧、疏、软、硬不同

紧硬章料蘸泥时宜略重,多蘸几次,落纸时要轻,慢,防止硬压。

⑵视纸质

书画纸类,略带毛性,较粗,甚至较厚,吸印泥量较大,所以要用湿润度大一些的印泥。上浆略厚一些,该印时宜轻,慢,时间长一点。

连书纸类,略为细洁,光滑,纸质较薄,吸印泥量较少,所以要用干一些的印泥。上浆不宜太厚,该印时宜轻,慢,时间不宜长,见色透底即起印。

3、持章要正、直,可借用印规。不宜摇晃,移动印章。

4、盖章下印时,用力要尽量均匀,如纸的密度过紧,油的渗透力差,则用力不宜太大,时间适当延长,待色浆缓缓渗透纸面。总之,如能使印文效果达到白文红色块均匀不露白点,细朱文线条不断;朱、白文皆不变形,且能真实反映作者的构思,刀功,印文清晰有神,这样的效果使用就是最佳状态。

5、附加注意点:

⑴若遇纸张面积不大,而且印文红底面积较大(例如细白文类),可在该印后将纸面翻转,用指甲轻轻磨,直至浆色透纸为止。

⑵图章用毕后即用软性纸或者布擦干净,免得积垢影响印泥和印文的色泽,质量。如积垢日久,可用小刷加肥皂水轻轻洗刷。

印泥保养

1、印泥存放一定时间,印油就会浮上来,故要经常搅拌,以使印印油和印色均匀。

2、印泥畏寒,冬天要置放在较暖之处。

3、印泥使用日久,油分渐枯,可适量加存放日久的白蓖麻油调匀。但切忌使用新油,以防印油外渗。生产商通常都支持加工的,自己不会加油可以联系厂商。

4、印泥最好在瓷缸内存放。因瓷缸既不渗油,又可长期保持印泥质量。

鉴别印泥

怎样鉴别印泥的品质真伪,为保证有较好收藏书画艺术品的永久价值,这与印泥的好坏有直接关系,品质好的书画印泥选用陈年蓖麻油、天然矿物朱砂水银化合物、吸附剂艾绒等原料,手工捣揉制作而成。简单的说,用你的印泥盖于宣纸,用打火机点燃在其背面晃动加热,灼烧后低灰承现红褐色印迹的为朱砂印泥,反之为颜料印泥,朱砂印泥色彩艳丽夺目,侧光方晶体,遮盖力好,耐腐蚀性强,不溶于水。达不到上述效果的为劣质产品,不利于字画收藏家赏用。

珍贵印泥

上好的印泥,价值不菲,在古代用一两黄金换一两印泥是常有的事。近百年来,在书画家,尤其是印人的心目中,由西泠印社制作的西泠印泥,也像黄金一样珍贵。这是因为西泠印社从建社初期就开始自行制作印泥,积累了丰富的制作经验,质地精良,一直受到书画篆刻名家的青睐,且名扬海内外。

西泠印泥制作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高手辈出,其中张鲁庵最为有名。张鲁庵是浙江慈溪人,西泠印社的老社员,他以毕生精力从事印泥制造,技艺不凡。张鲁庵在制作印泥之余,还热衷于搜集历代名印和精拓印谱,是当时有名的大收藏家。

1962年4月,张鲁庵在上海寓所病逝后,其家属按照他生前遗嘱,将他所藏的秦汉铜印、历代名家刻印1525方和历代印谱2000余册,其中有明代精拓、孤本、善本200余册,悉数捐赠给国家,藏于西泠印社。张鲁庵的去世,对西泠印泥的制作无疑是一大损失,到了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西泠印泥制作已处于停顿状态。

浙江图书馆馆长、大书法家张宗祥先生对西泠印泥情有独钟,推崇备至。1962年冬,西泠印社在杭州饭店召开社员大会,商讨1963年西泠印社建社60周年纪念活动事宜。会上,新当选筹委会主任的张宗祥先生在讲话中特地提到恢复西泠印泥制作的事,他激动地说:"从前,西泠印泥是名牌货,名驰中外。它的特点是:工艺精湛,选料讲究;不但永不退色,而且永保鲜艳,受到国内外名家的欢迎。西泠印泥是我们印社的特色之一,应积极恢复制作。"

后来,当选为西泠印社社长的张宗祥已是82岁高龄,仍念念不忘恢复西泠印泥制作的事,他曾向时任杭州市文化局局长、西泠印社副社长的孙晓泉提议:"西泠印泥的制作,从前是张鲁庵技术最好,可惜他已经去世了;现在尚有韩登安(西泠印社老社员)的弟媳妇技术最精。可请她来做。"韩登安的弟弟韩君左夫妇,不仅使名扬四海的西泠印泥恢复制作,还培养了一批新人,使传统的西泠印泥制作得以代代相传。

当前,西泠印社已拥有"超级朱磦"、超级丹顶"等10个品种、二十多个产品系列,"西泠"印泥商标已成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西泠印泥

简介

西泠印社是一个集书画、篆刻一体的学术团体,因濒临西泠桥而得名。在灿若星辰的西泠艺苑中,西泠印泥就是其中的一颗明星。它由百年前西泠创始人吴隐研制,与西泠印社的手拓印谱被并奉为印林至宝。"西泠印泥"系手工制作,有超级朱砂印泥、超级金碧印泥、高级榴花印泥、八宝清芳印泥、极品缨绶印泥等品种,色泽鲜艳、印迹清晰,质地细腻,长期以来倍受众多书画家们的喜爱。几年前,异地一家印泥厂与西泠印社对簿公堂竞相争夺西泠印泥的产权,由此可见西泠印泥的影响及魅力之大。

印林至宝

印泥的制作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代玺印至现代文人印章无不需要印泥的陪伴。 "西泠印泥"的生产可以追溯到西泠印社创立之初或之前,它与西泠印社的篆刻创作,手拓印谱一起被奉为印林至宝。

"西泠印泥"系手工制作,选料精良,制法考究。

色泽古雅,质地细腻,夏不渗油,冬不凝固,浸水不褪,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为中外书画家所喜爱和追求。

自七十年代后期,印社成立印泥制作中心,恢复生产"西泠印泥"以来,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当前,"西泠印泥"还有朱磦、丹顶、金桂、金碧、牡丹、光明、美丽、箭镞、缨绶等十多个品种,除供应国内广大书画爱好者之需外,还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地。

"西泠印泥"已成为文人雅士互相馈赠的礼品之一。

历史制作

西泠印社创始人为丁甫之、王福庵、叶铭于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共同研制的西泠印泥,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民国时期西泠印社社员韩登安等人对印泥研制进行了不断的改进。近二十年来,在西泠印社曹勤等人的继承发展下,有朱磦印泥,丹顶朱砂印泥等多种品牌。如今曹勤又研制出:仿清朝宫廷印泥(用现代技术防伪手段,简称防伪印泥)具有色泽古雅、质地细腻、丰富沉着的特色,夏不渗油,冬不凝固,经久不褪,钤出的印文清晰传神。同时,还生产出色泽各异的多品牌印泥,经著名书画家、篆刻家、收藏家、鉴赏家使用极为称赞,誉为艺林珍品。

西泠印泥的主要原材料为三种:1、蓖麻油2、硫化汞3、艾叶(产地 福建连城)

一、 蓖麻油经过3-5年的天然氧化

二、 硫化汞(银朱也称朱砂)经过传统的水漂法提练成朱磦、朱砂。

三、 叶艾 生长在海洋性气候中,既要阳光充足又要地面潮湿,才能出好的

艾叶,经水、干艾叶提练而成艾绒。

西泠印泥主要由以上这三种原材料配方合成。经过上万次的手工调和,即为成品。

印泥的外包装有四种:

1、特制烫金合、有王福庵题签的西泠印泥

2、特制绵合有吴昌硕题签的西泠印社

3、特制红木印泥合,刻有吴昌硕题签的印泥

4、简装

印泥缸通常烧有西泠印社底款的古龙印合及青龙、花鸟、山水等。以上四种的包装内均有西泠印泥的说明书。

巧除印油

1.如被印泥污染,可先用洗涤剂洗。对红色颜料,可在加苛性钾的酒精温液里洗除。但对粘胶纤维织物,只能使用酒精而禁用苛性钾。

2.当毛料或布料沾上印油时,应先用热水或开水冲洗,然后用肥皂水搓洗,再用清水漂净,即可干净。千万不要用凉水洗,因为这会使颜色浸入纤维,很难再洗净。

八宝印泥

漳州八宝印泥具有色泽鲜和,气味芬芳、燥天不干、雨天不霉、夏不渗油、冬不凝冻、浸水不化、经久弥新、永不退色的诸多特点,深受各界人士的赞赏和欢迎。《寒秀草堂笔记》一书评论道:"漳州印泥,海内外无不称誉。"

漳州八宝印泥自清康熙十二年(1673)创制以来,至今已有三百四十年的历史。其中以魏氏生产印泥最受关注。其"秘制八宝印色在前清康熙之时已驰名都中。凡至京师通人学士、大书画家,莫不器重之。"1935年成立漳州印泥同业公会。漳州八宝印泥行业走上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在对私有改造过程中,八宝印泥由分散的小作坊生产组织起来,于1956年在漳州市文教日用品厂内设立专业生产八宝印泥的车间,并对各家产品秘方和生产方式做了比较,加以改进,正式生产了独具特色的漳州八宝印泥。1982年,省人民政府拨专款兴建了八宝印泥大楼,使文教日用品厂的生产逐步转向以生产八宝印泥为主的专业厂,最终成立漳州八宝印泥厂。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漳州八宝印泥从1980年起连续获得福建省优质产品证书。1983年,"漳州八宝印泥配方"被国家轻工业部定为绝密级。1985年荣获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成为地方名优产品和创汇拳头产品。1988年八宝印泥又获轻工部优秀出口产品铜质奖,企业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先进企业"的光荣称号。八宝印泥1989年在福建省首届工业品博览会上获银奖,1991年荣获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铜质奖,1992年2月被福建省第二轻工业厅评为高附加值产品。八宝印泥还被中国国际旅行总社指定为馈赠外宾的高级礼品,10月,荣获中国旅游购物节旅游商品天马金奖。1992年4月,中国中小企业成果博览会向漳州八宝印泥厂颁发荣誉证书,祝贺词写道:"为祝贺联合国亚太经合会第48届会议召开,中国国际贸易中心隆重举办了《中国中小企业成果博览会》,八宝印泥的参展受到了海内外宾客的高度评价。"8月,被国家旅游局、国内贸易局、轻工总会、纺织总会确定为全国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1993年12月漳州八宝印泥被国内贸易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2002年,漳州八宝印泥厂被中国市场研究中心评为"中国质量服务信誉AAA级企业",同年编入《中华老字号产品名录》,企业年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诚信单位。2006年4月,漳州八宝印泥再次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认定为"国之宝"。2008年6月,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系全国生产印泥单位唯一入选者。2012年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杨锡伟印泥大师工作室"。

1999年,八宝印泥注册商标为"丹霞"。2008年,又以"八宝牌"为漳州印泥注册商标。

现任漳州八宝印泥厂厂长杨锡伟2008年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传承人,同年获八宝印泥传统工艺"特等奖";2011年荣获福建省技术能手称号;2011年荣获中国第六届印文化博览会铜奖;2011年参与《书画印泥》轻工行业标准定制工作,为主要起草人;2012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杨锡伟印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成立,让杨锡伟深刻的感受到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文化产业兴起的高度重视,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为传承和发展工艺美术而努力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所获荣誉

1910年和1915年,漳州八宝印泥曾先后参加南洋第一次劝业会、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等国外展览会,分别荣获特别奖、优质奖、甲特等奖。1935年参加福建省特产竞赛会和台湾举办的博览会,荣获特等奖、金质奖。日本、东南亚等地许多华侨团体为八宝印泥喝彩,赠送题写"国货之光","金石增辉","驰名神州"的奖状、银牌。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为漳州八宝印泥,亲笔题赠"品重珍珠"墨宝。抗战胜利后,漳州八宝印泥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福建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八宝印泥厂的生产和发展,厂技术人员和工人通力协作,以新的科学方法同传统工艺相结合,认真研制,在生产技术上精益求精,使"国货之光"更加金碧辉煌。漳州八宝印泥1980年荣获福建省优质产品称号,1983年,"漳州八宝印泥配方"被国家轻工业部定为绝密级。其包装装璜1982年荣获福建省包装装璜奖,1983年荣获华东大奖。八宝印泥1989年在福建省首届工业品博览会上获银奖,1991年荣获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铜质奖,1992年荣获中国旅游品天马金奖。1992年2月被福建省第二轻工业厅评为高附加值产品。八宝印泥还被中国国际旅行总社指定为馈赠外宾的高级礼品,10月,荣获中国旅游购物节旅游商品天马金奖。1993年12月漳州八宝印泥被国内贸易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2003年漳州丹霞牌八宝印泥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于国之宝称号。2006年4月,漳州八宝印泥再次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认定为"国之宝"。2008年6月,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社会评价

漳州八宝印泥深受各界名人的高度赞扬。1982年春天,艺术大师刘海粟到福建,对漳州八宝印泥赞不绝口,并亲笔题写"漳州八宝印泥"以志留念。1987年5月,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题增了"霜叶争辉"墨宝,北京著名画家尹瘦石、卢光照、何海霞、宁文洲、秦岭云和上海著名画家唐云、应野平、钱行健等也分别为漳州八宝印泥作画题词。1989年春节,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为漳州八宝印泥题写了"万花丛中别样红"的赞词。1989年1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名誉会长方毅视察漳州八宝印泥厂时说:"书画作品完成之后盖上印章,就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印泥也是一宝呀!"并赠送"八宝生辉"墨宝,此后方毅又二次视察该厂,并留下"三访漳州八宝印泥厂"的珍贵题词。1994年春节,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题写厂名。1995年春节,国务委员李铁映到厂视察时,题赞"文房五宝"。1989年,靳羽西主持的"看东方"和台湾的"八千里云和月"电视节目中对漳州八宝印泥都作过专题介绍,中央电视台"书坛画苑"也在1996年做过专题报道。

漳州八宝印泥深受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厚爱,在国内出版的书刊也多有介绍。如姚衡《寒秀草堂笔记》评:"漳州印泥,海内外无不称誉,其研工实甲于他处,所贵不在朱也。"邓散木在《篆刻学》一书中写道:"(印泥)佳者以丽华斋为最。"戴林编著的《中国印章艺术》一书,记述漳州八宝印泥和杭州西泠印社的印泥"最负盛名"。汤兆基编著的《篆刻自学指导》一书,评价"福建产的漳州印泥,质地软,色彩鲜和,钤出的效果富有脂润感"。漳州八宝印泥有"印纸则桃花欲笑,钤朱则墨韵增辉"之誉。

杂论印泥

无论是文件,凭证,信件的签署,还是历史文物的铭记,尤其是金石书画,均需印泥。如何按照需要选择好,使用好印泥,众多的行家有诸多优胜法。今从生产者的角度谈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想法,期盼能够抛砖引玉,更好为文化艺术的交流服务。

印泥由颜料,油脂和纤维三大原料组成。

注意事项

所谓正确的翻调,即指翻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翻调工具:光滑的牛角片,光滑的竹片或者光滑的塑条。

翻调手势:顺着一个方向上下翻动,不宜切割、打转式的翻调。

冬天翻调印泥可将印泥(连缸)放在蒸气上或者直接用热风加热后再进行。

翻调的作用:

视不同比重的颜料,油脂和纤维充分混合,且交织成一体。

蘸印泥手势

用印面蘸印泥,宜轻勿重,不允许挤压,敲打。因为纤维吸足浆后呈交织状态分布在印泥色浆中,把三者融为一体。如果挤压,敲打印泥就会在粘上大量色浆的同时将纤维从交织状态中提拉出来,纤维容易被折断,受损,起毛,甚至打烂。所以,蘸印泥不宜用挤压,敲打的手势。

我们有时候会遇上一种难以理解的现象,即新购得的印泥,调成团初用时也会有起毛的现象,待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毛现象逐渐消失,随后使用规范得当效果极佳。这是因为印泥表面会与外界物质或者容器接触过度,纤维受损,致使出现起毛现象。后期因为其一直保持规范使用,表面受损的纤维被蘸而离去,内层呈交织状的纤维不再受损,使用效果也就进入最佳状态。

手机版 电脑版
版权所有 2009-2016